close

趙薇的“原罪”是什麼?

一直想找機會聊聊趙薇,這個隨時能觸發爭議的藝人和公眾人物。

最近她又幹瞭件石破天驚的事兒,引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函連發17個“天問”。

主要是因為趙薇想做一筆大買賣:她發起成立的公司“龍薇傳媒”計劃以30.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上市公司“萬傢文化”29.135%的股份,成為這傢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花大價錢,換得對一傢影視文化題材的上市公司的掌控權。

這件事兒,比單純地電影、當導演和制作人有意思多瞭:同時掌控資本和劇本是什麼感覺,看看趙薇老師的親密戰友馬雲老師,再看看萬達的王健林、華誼兄弟的王中軍,還有樂視的賈躍亭這幾位就知道瞭。趙薇老師也想當這樣的人,用《情深深雨濛濛》裡的歌詞說就是:好想好想。

但這步動作確實有點大。上交所發函質疑這筆收購的動機和資金來源,以及背後有沒有潛在的關聯交易:剛剛收購萬傢文化股份參與投資兩傢電競公司的動議不是被我們否瞭麼?怎麼又來瞭?而且玩瞭個更大的,從小股東變大股東瞭?30多億人民幣的錢從哪兒來?都說你趙薇夫婦這幾年投資賺瞭不少錢,到底有多少錢?你給我們亮亮傢底?你旗下的影視公司未來跟上市公司的關系是什麼?打包註入上市公司夠格嗎?都說你跟馬雲關系好,那阿裡巴巴旗下的文化娛樂資產——優酷和土豆都退市瞭,未來是不是都是你的?

亮出傢底,老實交代。於是,趙薇還真交代瞭,也把大傢都給嚇壞瞭。

憑良心講,趙薇老師交代得真徹底,基本算是自己把挖個底兒掉瞭,也撇清瞭資金和業務上與阿裡巴巴的關系,但真正把大傢嚇一跳的是資金來源:剛成立兩個多月的“龍薇傳媒”作為這次的收購主體,收購的每一分錢都是借的:其中趙薇向龍薇傳媒無息借款6000萬元,基本算是左口袋進右口袋;此外的15億以趙薇的個人信用做擔保向資產管理公司“銀必信”借款;其餘的15億來自龍薇傳媒質押即將獲得的萬傢文化的股權,算是期貨。

除瞭6000萬人民幣是自己借給自己,其餘都是向別人借的。6000萬人民幣撬動30億人民幣的收購,“50倍杠桿”的說法隨即被媒體拋出,輿論大嘩。

滴雞精推薦搞過資本運作的人質疑杠桿過高,有潛在風險;擅長操控公眾輿論和股市散戶心理的人抓住“借錢收購”不放,拼命把輿論往“空手套白狼”、“收割股民”和“門口的野蠻人”的方向引。

趙薇來圈你們的錢瞭,趕緊跑啊。

為瞭在二級市場圈股民點兒錢,自己掏瞭6000多萬還背瞭30個億的債,這錢圈的也是夠辛苦。

一?

事兒就是這麼件事兒,但是咱們必須得知道這背後的門道,以及為什麼公眾有那麼大反應。

這確實是一次“杠桿收購”,而且杠桿倍數很高,這一點能嚇尿很多人。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寶能系”收購萬科股權,背後調動瞭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公司、銀行和信托機構等累計數百億的資金,杠桿率4倍多。而本世紀以來最引人關註的杠桿收購是李嘉誠之子李澤楷,作為盈科的掌門人,48小時內以10億美元自籌資金撬動瞭130億美元的貸款,從新加坡電信手裡搶得當時的藍籌股香港電訊,杠桿率高達13倍。

趙薇這次入股萬傢文化的杠桿率,確實比它們都高,這就意味著風險,沒什麼好說的。問題在於,這個風險是不是可控的。

萬傢文化給上交所的回復函,讓全國人民都知道趙薇和黃有龍夫婦的傢底瞭:各種資產累計折合人民幣超過56億元,涵蓋股票、不動產、股票、股權投資、影視和酒店貿易等各種資產組合;而2016年趙薇夫婦投資收回的現金流大約在12.56億港幣。如果不算上趙薇在入股萬傢之後手裡掌握的不限售的可自由流通股,僅以其夫婦身傢和2016年的投資回報計算,“還不起錢”的風險也沒那麼大。坦率地說,上交所作為監管機構,這次向萬傢文化發出的問詢函大有“挖地三尺”的感覺,內容已經超越瞭監管者的權限,不就想證明這個錢是不是“來路不明”嗎?那好,亮傢底給你看。看見瞭沒有?一個有著50多億資產的人找資產管理機構借個10多億,換你借不借?反正換我我借。

但借10多億這事讓普通的吃瓜群眾和過去兩年宛若驚弓之鳥的股票市場散戶聽瞭,還是會嚇哭的。

(一張圖看懂趙薇黃有龍夫婦資產,Photo Credit:視覺中國)

說到借錢,騰訊2016年完成瞭一筆對芬蘭遊戲公司SuperCell價格高達86億美元的收購,可其中的近70億美元都是來自境內外銀行的借款,以及境內人民幣土豪出資成立的專項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再用內保外貸的方式匯出境外。按理說,騰訊賺鈔票的能力跟自己印鈔票差不多瞭吧?幾百億的現金在賬上多得讓人發愁吧?可為什麼還要4倍以上杠桿借錢呢?資產配置啊同學們。舉個更接近的例子,趙薇夫婦這傢底兒,比當年收購香港電訊的李澤楷要瓷實得多——李澤楷這輩子幹得最爽的一件事就是電訊盈科收購案,可在收購之前李澤楷的傢底頗為有限,是靠臨時出售股票獲得的啟動杠桿的10億美元資金,之後撬動瞭130億美元的貸款。盡管杠桿隻有13倍,但“小超人”還不上錢的個人風險,遠比今天的趙薇夫婦要高得多啊。

如果再比一下另一位借錢畫大餅的高手——樂視的控制人賈躍亭來說,趙薇夫婦借的這點錢就更不算什麼瞭。前一段時間樂視網停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股價再跌,賈躍亭個人質押的樂視網股份就有跌破質押價格,被強行平倉贖回的危險。從2014年底開始,賈躍亭的多數個人資產就長期被質押,但就是這種情況下,賈躍亭還能一次次地累計借瞭幾百億用來實現他的“造車夢”,盡管落得資金鏈瀕臨斷裂,供應商欠款危如累卵的局面,但就是這樣,居然還能再借得到錢,還能獲得融創中國的馳援融資——如果賈躍亭和樂視的這一切都仍有道理上說得通的地方和商業邏輯上的必然性,那麼我們對趙薇“空手套白狼”的指控就未免太苛刻瞭。

對商人借錢寬容,對藝人出身的生意人借錢就要用放大鏡挑刺兒,這是一種刻板印象和偏見,得治。

面對一傢影視文化題材的上市公司,趙薇不是“陌生人”,萬傢文化和龍薇傳媒你情我願,一次重組方案不行再來一次,趙薇也不是“野蠻人”。既不是資本市場的陌生人,也不是野蠻人,個人資產還被抖落個底兒掉,這事兒還有那麼深不可測麼?



當然你可能會說,趙薇夫婦賺快錢的幾率還是挺高的啊。

他們夫婦是不是一定不會靠控股萬傢文化這傢上市公司,通過資本概念炒作,高位拋出套現掙快錢,這事我不清楚。誰也沒法猜測誰內心做一件事的真正動機。但隻是就目前趙薇夫婦為此事付出的代價來說,這樣的“快錢”掙得太辛苦瞭。別一天到晚盯著用6000萬貸30億的數學題較勁,這跟上交所函來函去的,把自己的全部身傢都公之於眾瞭,還要被輿論一次次拷問和圍攻。真要是賺快錢的話,監管機構顧慮太多的話,重組方案再撤回來一次不就行瞭嘛。或者跟當年投資阿裡影業當第二大股東的時候一樣,高位的時候售出股票賺一筆不就行瞭嘛?趙薇還缺這樣的機會?

這麼處心積慮地做一件事,通常都是因為這件事對一個人兒童雞精推薦的這輩子來說,意義重大。

我還是得拿樂視的控制人賈躍亭說事兒。盡管我覺得這個人搞過權力尋租,經常做一些誇大其詞的宣傳和營銷,資本市場上的騰挪和吃相有點難看,但他自己套現的樂視股票和質押的大部分股權加起來上百個億,以及從樂視把其它的非上市公司當提款機,都用作造智能汽車的這個夢想,我認為是真的。為這事他得罪瞭不少公司的高管,得罪瞭第二大股東,也得罪瞭不少股民,還被嘲笑成是一傢“PPT公司”(發佈會用PPT上的圖像和描述替代發佈真實的產品),可那幾十號從特斯拉、寶馬、奧迪和上汽等公司挖來的高管,還有那幾個經常因為資金短缺停工的工廠都是真的。造車這事比命重要,我現在越來越相信賈躍亭真的是這麼想的瞭。隻是這個夢想他能不能hold得住。

那話說回來,都是夢想,賈躍亭造車和趙薇玩影視,哪個更靠譜?

(賈躍亭為造車舉債,趙薇為影視帝國借錢,哪個更靠譜滴雞精

最近有一個說法:趙薇這次試圖控股萬傢文化,是她走向最強大的時刻,也是她走向最兇險的時刻。我挺同意的。但每個想幹點什麼的人,人生都會有他/她的兇險時刻,隻是做的事不同,價值不同,兇險程度不同。對趙薇來說,拍電影,當制片人和導演已經沒什麼太“兇險”的機會瞭,累計票房超過50億人民幣的演員/導演的成就還是很贊的。但掌控一傢上市影視文化公司,用資本意志將電影工業、文化產業和明星藝人資源,不斷在自己手中變幻組合,對於趙薇來說,其命運多少是有些不可知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她才需要一傢上市公司作為自己的底牌,這條路也許能走得容易一點。趙薇有作品,從《畫皮2》、《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和《親愛的》,到《橫沖直撞好萊塢》和《港囧》,一連串的票房保證,是一個能在演藝、導演和制片等多個維度證明自己的影視制作人;這些都可以被作為“無形資產”,註入到將來上市公司的資產組合中。趙薇夫婦擅長做投資,商界資源和人脈積累紮實,過去幾年的投資回報還不錯,這些或許是她有可能把一傢不滴雞精哪裡買斷變化概念的資產質量不高的上市公司萬傢文化,變成她自己可獨立施展意志的影視文化產業帝國的基礎和前提,但這仍是一件未被完全證明的事。

所以才值得“冒險”,而風險主要來自這場交易的操作本身。因為國內A股市場的影視文化板塊正在受到嚴格的監管,重組和定增面臨的質詢可以想象。這個時候出手,觸黴頭是正常的,但趙薇還是出手瞭。其實坦率地說,如果趙薇註資瞭一個眼下最熱門的人工智能概念公司、大數據概念公司、電動智能汽車概念或者是工業4.0機器人制造概念公司,監管質詢也許都不會像現在這麼嚴苛到瑣碎的程度。但如果趙薇真的那麼做瞭,那倒是真落得瞭有炒作、投機和賺快錢的口實。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連賈躍亭造車的夢都能包容的話,趙薇做個影視帝國這事,就樂觀點吧。



我為趙薇洗瞭這麼半天地,也挺累的。我這麼做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欣賞趙薇這個人,因為她從來不按照你給她的劇本演。

但對藝人出身的人來說,不按照別人給的劇本來,打破吃瓜群眾給的“人物設定”,往往是要吃虧的。反過來則相安無事。你看TFBOYS,他們的少女粉和媽媽粉們希望他們是美麗、單純、清新和溫柔的,他們就得是這樣,有一天萬一變得跟韓寒似的,人設崩塌,馬上粉絲如鳥獸散。很多“有個性”的大牌藝人也一樣,比如王菲,演唱會門票天價,高冷不隨和,這是粉絲和公眾長期以來認為她應該有的樣子,如果有一天突然改瞭如沐春風的親民畫風,失望的人也肯定比買賬得多。

這某種程度上就是藝人的“宿命”。吃瓜群眾可以接受藝人在東京巴黎和紐約走紅毯,也不吝於對同為藝人的一對眷侶的愛情寄予祝福,還願意去明星開的餐廳吃飯;但吃瓜群眾們對明星與商人的婚姻通常冷眼旁觀,或無謂猜測;對藝人涉足商業和風險投資等領域冷嘲熱諷;希望明星在個人生活、社會倫理和公共議題上“嚴格要求自己”,謹言慎行,不要有任何一點違背“主流價值”的地方……明星婚變,被罵得更慘;明星做投資和做生意,背後的故事往往被傳得神乎其神;明星對社會話題發表瞭一點“特立獨行”的看法,被噴被黑甚至被要求封殺的呼聲,往往會超出預期。

所以大部分藝人都很會按劇本來:笑靨如花,秀恩愛和美食,走走紅毯,賣賣萌。不談自己的生意,不碰觸任何公共話題——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看上去跟“普通人”差不多,生活平和,沒有野心。

某種程度上,明星和藝人尋求“獨立意志”和完整的自我人格和自我追求,比普通人要難得多。

但趙薇幾乎沒按劇本演過。今天你從她的身上看不到任何《還珠格格》裡的小燕子和《情深深雨濛濛》裡的陸依萍的影子。這麼多年,她當導演,自己做電影,當國際電影節評委,嫁給商人,跟商界名流過從甚密,做股權投資,投資實業,直到準備控股一傢上市公司。她每往前邁一步,背後都有流言和中傷。因為她每一步都會脫開大眾對她的人物設定,你剛適應她新的樣子,她又拋開瞭往前走瞭……直到她褪去瞭藝人的身份標簽,變成瞭一個主導自己命運和人生的商人,開始在電影、商業和社會公共事務中扮演一個更復雜但截然不同的角色的時候,那些“跟不上趟”的人們一邊錯愕,一邊窺測,一邊揣度,把趙薇扭曲成一個他們的想象力所能及的樣子,再加以描摹和傳播。

回到趙薇對萬傢文化的收購案。如果這個案子是馮侖、賈躍亭、王健林或者馬雲做的,人們恐怕會是另一種說法。但正因為是趙薇,事情就變得更曖昧起來,短期炒股、收割散戶、背後有人……傳言和猜測才會像潮水一樣。“一個明星操盤這麼大的事怎麼可能背後沒故事?不可能!”。

這就是趙薇的“原罪”。也是她必須付出的代價。

更多內容,關註品玩微信號:雞精禮盒
wepingwest限量開放入群申請……PingWest品玩的老朋友瞭?何不掃碼加客服進群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uoj558o8e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